55世纪-55世纪
55世纪2023-11-26

东西问丨霍巍 :为什么西藏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

  中新社成都1月17日电 题:为什么西藏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专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中国西藏地区的文字出现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以后,此前漫长的时段无文献可据。由于传统藏学研究主要依赖汉、藏文献和极少量的吐蕃金石、简牍材料,无法解决考古学上关于西藏人类起源 、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的关键性问题 。经过数代中国考古工作者接力,这些问题实现突破,西藏考古 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

  科学考古证据显示 ,西藏 的文化和文明始终和中国内地紧密联系,为何其文明轨迹始终向东发展 ?西藏考古如何为全人类提供“高原文明”独一无二 的世界样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日前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西方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地区 的考古工作有何建树与局限?中国对西藏地区 的考古工作最早可追溯至何时 ?

  霍巍:西藏考古可以说是一门国际显学,在西藏和平解放前,以“藏学家”身份进入西藏进行“考古”“探险”活动,可以说是西方学者的“专利” 。其中代表人物 是意大利人朱塞佩·杜齐,他在西藏佛教艺术研究 、西藏西部 的部分遗址考察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 ,但总体而言,科学性不强,比较零散 、不成系统 ,且大部分工作以地面采集、寻访为主。

  虽然西方学者曾一度开启西藏考古之门 ,但真正科学意义上 的西藏考古工作 是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才真正兴起 。以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在西藏昌都卡若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卡若遗址为标志,西藏考古进入地下发掘阶段 。

  这个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遗址 ,第一次将西藏高原史前人类生存活动 的科学证据揭露于世。原来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已有定居人群。他们用骨针缝纫衣物 ,会种植小米(粟) ,制作陶器,甚至还会用动物骨头、陶器残片和远方输入 的海贝制作精致 的装饰品。考古工作者在获取大量科学材料 的同时 ,提出了卡若遗址的先民与中原文化、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问题 。

    西藏博物馆展出的西藏卡若遗址房屋遗迹复原微缩实景 。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社记者:西藏考古的话语权 ,如何从西方学者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

  霍巍:在各民族考古工作者不断努力下 ,中国在西藏考古学上关于人类早期文明最主要 的三大关键性问题 ,即人类起源 、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这些过去西方学者很少涉猎、且缺乏科学考古材料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西藏考古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

  举例来说 ,早期人类 是什么时候踏上青藏高原这个问题,西方学者几乎无解。近几年通过中国学者 的努力 ,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讲 ,距今5万年前左右 ,人类已经定居在青藏高原,开始了他们的文明创造。在5000年前左右 ,已经有了像卡若遗址这样的新石器时代农业聚落,人们在这片土地学会种植小米,随后引进了青稞。

  即使 是进入有文献记载 的西藏历史时期 ,考古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丰富着西藏历史 。如我们在中尼边境吉隆发现 的唐代官方使节王玄策所建《大唐天竺使出铭》石碑。这块石碑的发现是目前实证唐—吐蕃—天竺道路的唯一实物证据,比今天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要早出一百多年。

  这项20世纪以来中印交通史、唐蕃交通史上最为重大 的考古发现 ,说明中国学者利用天时地利之便 ,在西藏考古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中国考古工作者提出的关于象雄考古、吐蕃考古 、高原丝绸之路考古、西藏佛教石窟寺考古等前沿性 的学术课题 ,已引起国际藏学界高度关注 ,其研究成果日益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 。

  中新社记者:《大唐天竺使出铭》 是否实证了传奇人物王玄策的存在 ?能否展开讲讲这一石碑的出土过程和意义?

  霍巍 :文献曾记载 ,在吐蕃时期,也就 是公元7世纪左右 ,中印之间有一条重要 的国际通道 ,唐代使节王玄策曾利用这条通道前往印度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时,遇上天竺内乱。王玄策和他 的副手在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以及泥婆罗的帮助下,帮助天竺平定内乱 ,完成了这项出使工作 。

  虽然在不少海内外 的民间故事中,王玄策常以“大唐第一猛人”的形象出现 ,但在《大唐天竺使出铭》发现前,学界对唐代中西交往史存在诸多疑惑 ,无论 是王玄策,还是关涉出使路线的蕃尼古道 ,都对其存在与否有着极大质疑 。中外考古工作者曾多次探寻这条古道 的遗迹 ,如19世纪末法国学者烈维·格里逊为了寻找王玄策当年在印度耆崛山所建碑铭的遗迹,曾经亲临实地考察,但最后却不得不“顾此山草木蔓愆,攀登甚难 ,失望而返” 。

  1990年6月 ,我们在吉隆考古调查期间 ,在当地民众帮助下 ,寻访到了一块宽81.5厘米 、残高53厘米,悬挂着哈达、涂满了酥油的碑刻 。老乡长告诉我们,当地藏族民众对这块刻有汉字 的“石头”十分崇敬 ,认为 是可以保佑地方平安的“神灵”。

《大唐天竺使出铭》碑铭局部。受访者供图

  擦洗碑刻后 ,碑上 的文字逐渐显现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用篆字书写 的额题“大唐天竺使出铭” 。这方碑刻虽已残损,但还残留有阴刻楷书24行,从书法和格式上都具有唐代碑铭 的特点 。经考证 ,它记录了王玄策第三次出使 ,是目前西藏发现 的年代最早 的唐代碑铭 ,也 是唐—吐蕃—天竺道路的重要实证 。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西藏文明的轨迹始终朝东发展?西藏考古如何为全人类提供了“高原文明”独一无二的世界样本?

  霍巍 :青藏高原 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长期被认为 是“人类生命禁区” 。西藏考古的科学发现 ,用大量实物证据打破了这一神话 ,并提供了早期人类为什么能适应高原、在高寒缺氧 的情况下生存发展的人类学依据 。

  此外 ,西藏考古还从文化特征上,向世界展示生活在高原上 的人群 ,如何通过他们的艺术创造,在宗教 、美术、哲学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成为了非常重要 的西藏文化符号。

金刚亥母 。刘宝成 摄

  通过西藏考古还让我们看到,从史前时期到各个历史阶段 ,生活在这片高原 的人们 ,他们总体 的发展趋势 是东向发展 ,和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

  如早在5000年前 ,卡若遗址的先民就已经和黄河上游地区发生了很密切的联系;唐代 的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进藏,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宗教、文化 、制度、典章 、服饰和技术,促成吐蕃加速融入到以唐朝为中心 的中华文化圈 ;元朝西藏纳入到中央行政管辖,从此奠定了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 的从属关系,直到明清民国都未曾改变 。

  这些历史事实都足以证明 ,西藏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问西藏文化 的底色在哪里 ,西藏文化 的底色是在东亚文化圈 , 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中 的一员 。(完)

  受访者简介:

  霍巍,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古学科召集人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四川省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

  • 55世纪

    中国GDP,突破121万亿元 !******

      文/陈溯

      121万亿元!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中国全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21万亿元。

      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 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 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中国经济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第一时间扫描这份成绩单 ,有多个数据值得关注 。

      经济总量超过121万亿元

      初步核算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 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88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第二产业增加值 483164 亿元 ,增长 3.8%;第三产业增加值 638698 亿元 ,增长 2.3%。分季度看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8%,二季度增长 0.4% ,三季度增长 3.9%,四季度增长 2.9%。从环比看 ,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这样的成绩 是在中国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 ,是在复杂严峻 的国内外环境下取得 的 ,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下取得的。综合经济增长、居民就业 、物价水平等指标看,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 的表现非常突出。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撰文指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但其他多项指标较好完成 ,一些面向未来 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 。

      韩文秀认为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 、活力足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 。综合研判,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而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 。

      人口总量近14.12亿人

      2022年末全国人口 (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现役军人 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 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 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 ;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 ,男性人口 72206 万人 ,女性人口 68969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 (以女性为100) 。

      从年龄构成看 ,16-59岁 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 的比重为62.0% ;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 的 19.8%,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4.9% 。

      从城乡构成看 ,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 49104万人 ,减少731 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联合国早些时候发布预测称 ,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3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红利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中国需要为此担心吗?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南开大学老龄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此前接受中新社国 是直通车采访时说,即便未来失去“第一人口大国”地位,中国仍具备强大优势:

      第一,在人口相对减少的条件下 ,中国依然 是一个人口大国 ,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

      第二,中国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 。虽然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但依然庞大 的规模使中国预留了开发人口红利的人口机会 。尽管当前中国老龄化不断加深 ,但低龄老龄人口(60~69岁)约占老年人口半数以上 ,这有利于开启长寿人口机会 的窗口。

      第三,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 。人力资本 是经济增长 的引擎 ,而且 是动力更加持久强劲 的引擎。近年来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 、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教育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变化为整体人力资本 的提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

      2022年,中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 的全年目标任务。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 。12月份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5% ,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稳就业保就业得益于经济恢复 的基础效应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 ,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产业持续升级发展 ,为就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稳就业政策的对冲效应亦不可忽视 。王晓萍提到 ,官方减负稳岗政策力度加大 ,截至2022年11月底 ,共阶段性缓缴养老 、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162亿元 ,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培训补助资金743亿元,发放就业补助资金903亿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岗位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